自流平砂浆可以依靠自身重量在基材上形成平整、光滑、坚实的基础,以便铺设或粘结其他材料,并可大面积高效施工。高流动性是自流平砂浆非常显著的特点;此外,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保水性和粘结强度,不会产生水分离析,并具有隔热、低温升的特性。


水分滞留
砂浆保水性是衡量新拌水泥砂浆内部组分稳定性的重要指标。为使凝胶材料充分进行水化反应,合理添加量的纤维素醚可使砂浆中水分保持较长时间。一般来说,随着纤维素醚含量的增加,浆体的保水率随之提高。纤维素醚的保水作用可以防止基材过快吸收过多水分,并阻碍水分蒸发,从而保证浆体环境为水泥水化提供充足的水分。此外,纤维素醚的粘度对砂浆的保水性也有很大影响,粘度越高,保水性越好。一般粘度为400mpa.s的纤维素醚多用于自流平砂浆中,可改善砂浆的流平性能,提高砂浆的密实度。

凝固时间
纤维素醚对砂浆有一定的缓凝作用,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,砂浆的凝结时间增加。纤维素醚对水泥浆体的缓凝作用主要取决于烷基取代度,与其分子量关系不大。烷基取代度越小,羟基含量越大,缓凝作用越明显。且纤维素醚掺量越高,复合膜层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延缓作用越明显,因此缓凝作用越明显。
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
强度是水泥基胶凝材料对混合料固化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,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,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会降低,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。
粘合强度
纤维素醚对砂浆的粘结性能影响很大。纤维素醚在液相体系中,在水泥水化颗粒之间形成一层具有封闭作用的聚合物膜,促使水泥颗粒外部的聚合物膜中含有更多的水,有利于水泥的完全水化,从而提高浆体硬化后的粘结强度。同时,适量的纤维素醚增强了砂浆的可塑性和柔韧性,降低了砂浆与基材过渡区的刚性,降低了界面间的滑动能力,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砂浆与基材的粘结效果。此外,由于水泥浆体中纤维素醚的存在,在砂浆颗粒与水化产物之间形成了特殊的界面过渡区和界面层,这层界面层使得界面过渡区更具柔韧性,刚性更低,从而使砂浆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。
发布时间:2024年2月2日